DESIGN STORY

李政道研究所

中国首家研究
天文物理学的科研所

  • 建立世界顶级的
    国家科研机构

    李政道研究所由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Tsung-Dao Lee)于2014年向中国政府提出并倡导在中国建立世界顶级科学研究机构的必要性,在国家各部委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于2016年正式决定建立李政道研究所。

    李政道先生出生于上海,在中国完成大学教育后远渡美国,1950年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学位。随后,他进入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并因证实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而于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 挑战未知的领域

    作为一个新设立的国家级重点项目,李政道研究所以“建立在物理学、天文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中世界最顶级的学术机构”为建设目标,为全球的科学家提供能够实现创新科学的优良科研环境。另外,政府还为年轻科研人员提供了能够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大力支持集中式培养未来引领国家的优秀研究人员。

    研究领域将重点放在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科学研究主题上,针对黑洞、暗物质、中微子等领域,阐明粒子和核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以及基础量子科学三个领域的机制。

  • 孕育探索的空间

    李政道研究所由三个标志性体块组成,位于建筑中央具有象征意义的球体共享中庭寓意着宇宙和天文,作为本次设计的“点睛之笔”极具视觉标志性。
    为了考虑提供研究人员舒适的科研环境,将南北两栋主楼规划成简单而系统的平面形状。各研究室和实验室在功能上有明确的区域划分,采用了既能确保独立性又能便于互动交流的分栋形式。中央的球体共享空间作为“研究公开平台”,承担着分享科研成果、互动交流的功能。另外,我们在球体内部规划了一个呈螺旋状的坡道用来提高南北两侧各楼层的交通流线,在面向螺旋坡道的每一层都设置了休息空间,起到鼓励研究人员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的作用。

  • 实现环保型建筑

    球形的内部空间是一个可以实现自然换气的“ECO-GLOBE”,考虑到施工的难度,我们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采用了简单的结构形式。南北两侧通过沿用具有上海交通大学特色的砖红色百叶,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通过使用高性能隔热玻璃实现了良好的建筑节能性。在景观上营造了一个迎接全球来宾且充满魅力的广场空间,以及与人行通道相连的绿色空间。另外,李政道研究所还实现了将超算中心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在冬季为球体共享中庭提供供热系统。
    李政道研究所将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设施,引领世界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竣工年
2020年
所在地
上海市浦东新区
延床面積
56,000m²
階数
地上6层、地下2层
構造
SRC+S

李政道研究所

点击此处浏览“李政道研究所”的详细项目内容。